什么叫穿刺检查
一、穿刺检查的定义
穿刺检查是一种通过使用穿刺针等器械刺入人体特定部位,获取组织、液体等标本进行检验或诊断的医疗操作,其核心是借助获取的标本信息来明确疾病状况。
二、常见穿刺检查类型及简介
(一)腰椎穿刺
1.目的:主要是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查,助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诊断。
2.操作要点:患者需采取侧卧屈膝抱胸体位,医生在腰椎间隙进行进针。儿童的腰椎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儿童腰椎相对较低,操作时需更精准把控进针深度和角度,以避免对儿童腰椎部位造成不必要损伤。
(二)骨髓穿刺
1.目的:抽取骨髓液进行检查,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贫血等)的诊断。
2.操作要点:操作部位多选择髂骨等,不同年龄人群骨髓穿刺的操作需依据其骨髓分布特点调整,儿童进行骨髓穿刺时要特别留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需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以保障安全。
(三)胸腔穿刺
1.目的:抽取胸腔积液等进行检查,辅助胸腔疾病(如胸腔积液性质判断、胸膜炎诊断等)的诊断。
2.操作要点: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呼吸状态,不同性别因身体结构略有不同,但主要操作流程围绕抽取胸腔内液体展开,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四)腹腔穿刺
1.目的:抽取腹腔积液等进行检查,辅助腹腔相关疾病(如腹腔感染、腹腔肿瘤等)的诊断。
2.操作要点:对于有既往腹腔手术史的患者,穿刺时要格外注意,因腹腔可能存在粘连情况,需谨慎进针,避免损伤粘连组织,操作前后都要关注患者腹腔相关体征变化。
三、穿刺检查的操作过程简述
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局部麻醉,接着使用穿刺针刺入相应部位取材,取材完成后拔出穿刺针并进行按压止血等处理。
四、穿刺检查的注意事项
(一)穿刺前准备
需完善患者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评估患者能否耐受穿刺操作。对于不同人群,如老年人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整体状态,儿童要检查其身体基本状况以确保穿刺安全。
(二)穿刺后观察
穿刺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穿刺后恢复期间要加强监测其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情况;儿童则要避免其哭闹导致穿刺部位异常,需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工作,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本文地址:http://www.yiyaopr.com/jiankang/2025-07-29/70910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癌胚抗原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生完孩子恶露断断续续多久能干净
- 介入治疗是化疗吗2025-07-29 16:55:43
- 头晕吃什么好2025-07-29 16:55:41
- 儿童斜视怎么办?2025-07-29 16:55:40
- 女人40还能生孩子吗2025-07-29 16:55:38
- 牙齿中间空了一个大洞怎么回事?2025-07-29 16:55:37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入口
2023-05-11
-
中国四大顶级医院
2023-09-13
-
70岁以上老人核酸检测费用多少 新规定明天起不做核酸了吗
2022-11-07 17:44:38
-
十大不建议买的纯牛奶排行,不能喝牛奶的原因
2023-06-30 14:06:52
-
梅婷现任70岁老公曾剑个人资料(曾剑个人资料)
2022-09-08 09:22:36
-
烟台今天已封闭的小区 烟台现在封闭小区名单有哪些
2022-10-12 09:07:30
-
张家界桑植新娘吴梅婚纱照事件完整版 看女主出轨聊天内容视频
2022-11-11 14:27:00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