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发困是什么原因

一、睡眠因素

(一)睡眠不足

1.成年人情况:长期熬夜、睡眠质量差等导致睡眠时间不足时,身体会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发困。例如,一项针对成年人的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群,白天身体发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睡眠充足(7-9小时)的人群。这是因为睡眠是身体恢复能量和修复的重要时期,缺乏足够的睡眠会使身体的各项机能不能得到良好的恢复,从而出现发困的感觉。

2.儿童情况: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支持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如果儿童睡眠不足,比如学龄前儿童每天睡眠时间少于11小时,也会经常感到身体发困,影响学习和活动能力。这是由于儿童的大脑和身体在睡眠中会进行大量的组织修复和神经递质的调节等活动,睡眠不足会干扰这些正常的生理过程。

二、饮食因素

(一)血糖异常

1.低血糖:当人体血糖过低时,会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身体发困的情况。例如,长时间未进食、过度节食或患有某些代谢疾病的人群容易发生低血糖。研究表明,低血糖时,大脑获取能量减少,会出现疲劳、发困等症状,同时可能还伴有头晕、手抖等表现。

2.高血糖: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出现高血糖状态时,也可能会有身体发困的感觉。高血糖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使身体细胞不能正常利用葡萄糖获取能量,进而导致疲劳发困。长期高血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

(二)营养缺乏

1.缺乏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例如,缺乏维生素B1时,会影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导致能量产生不足,使人感到身体乏力、发困。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容易出现B族维生素缺乏的情况。

2.缺乏铁元素: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当身体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就会出现身体发困、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尤其是女性在生理期、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更容易发生铁缺乏。

三、疾病因素

(一)神经系统疾病

1.脑供血不足:各种原因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大脑会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的状态,从而引起身体发困。例如,颈椎病可能会压迫血管,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动脉硬化会使血管狭窄,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中老年人是脑供血不足的高发人群,这与他们的血管老化等因素有关。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下降,频繁觉醒,白天就会出现身体发困、嗜睡等症状。这种疾病在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肥胖可能会导致上气道狭窄,增加呼吸暂停的风险。

(二)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身体代谢率降低,出现乏力、身体发困、怕冷、水肿等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中年女性。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影响了身体的能量代谢和各个系统的功能。

2.糖尿病:除了高血糖导致的身体发困外,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也会有身体发困的表现,同时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症状。这是因为酮症酸中毒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平衡和酸碱平衡,对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四、药物因素

(一)某些药物的副作用

1.镇静催眠类药物:一些用于治疗失眠的镇静催眠类药物,在服用后可能会有次日身体发困的副作用。例如,苯二氮䓬类药物,虽然能帮助入睡,但可能会导致患者在醒来后仍有困倦感,影响日常的活动和工作效率。

2.抗组胺类药物:许多抗过敏药物属于抗组胺类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引起嗜睡、身体发困的副作用。这是因为抗组胺药物会阻断组胺受体,而组胺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等方面有一定作用,所以服用这类药物后容易出现发困的情况。

五、环境因素

(一)温度不适

1.高温环境:在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为了散热会消耗大量能量,同时高温会使血管扩张,外周血液循环增加,导致大脑相对缺血,从而容易出现身体发困的感觉。例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处于户外或高温室内的人群,更容易感到身体疲倦发困。

2.寒冷环境:寒冷的环境会使人体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身体为了维持体温会消耗更多能量,也可能导致身体发困。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在寒冷环境中更容易出现身体发困的情况。

(二)光线不足

光线不足的环境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和神经调节。例如,长期处于光线较暗的室内工作或生活的人群,可能会出现身体发困、情绪低落等情况。因为光线是调节人体昼夜节律的重要因素,光线不足会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运行,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

本文地址:http://www.yiyaopr.com/jiankang/2025-08-31/71285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