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萎是怎么回事

阳萎的定义

阳萎又称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男性不能持续获得或维持足够的阴茎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需3个月以上。

阳萎的病因分类

心理性因素:

-年龄与性别:不同年龄段男性心理状态不同,中年男性可能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等产生心理负担引发阳萎;女性因素也可能间接影响男性心理导致阳萎。

-生活方式: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如工作中的高强度压力长期无法缓解,或家庭突发重大变故等,都可能干扰神经内分泌调节,引发阳萎。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男性,患心理性阳萎的风险相对较高。

-病史:有精神疾病病史如抑郁症等,会增加阳萎发生风险。

器质性因素:

-血管性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动脉硬化等问题增多,老年男性血管性阳萎发生率升高。

-生活方式:长期高脂饮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损伤血管内皮,影响阴茎海绵体血管充血功能。如长期吸烟的男性,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阴茎血液供应。

-病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易并发血管病变,进而引发阳萎。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糖尿病可导致血管神经病变,影响阴茎血流。

-神经性因素:

-年龄:老年男性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可能出现神经性阳萎。

-生活方式:头部外伤等可能损伤神经系统,引发阳萎。

-病史:有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易出现神经性阳萎。脊髓损伤会阻断神经传导,帕金森病会影响神经调节功能。

-内分泌性因素:

-年龄:中老年男性雄激素水平逐渐下降,可能出现内分泌性阳萎。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肥胖等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导致雄激素分泌异常引发阳萎。

-病史:有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病史的患者,易出现内分泌性阳萎。垂体疾病可能影响激素分泌调节,甲状腺疾病会干扰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而影响性功能相关激素平衡。

-阴茎解剖结构异常:

-年龄:无特定年龄倾向,但先天性阴茎解剖结构异常在儿童期即可发现。

-生活方式:无直接相关生活方式因素,但外伤等可能导致阴茎解剖结构改变引发阳萎。

-病史:有阴茎外伤、先天性阴茎畸形等病史的患者,易出现因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阳萎。

阳萎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勃起维持时间短,无法进行正常性生活。不同病因导致的阳萎可能有不同伴随症状,心理性阳萎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相关表现;器质性阳萎根据不同病因有相应伴随症状,如血管性阳萎可能伴有下肢血管病变相关表现,神经性阳萎可能伴有感觉减退等神经功能异常表现。

阳萎的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年龄、性生活史、心理状态、既往疾病史、外伤史等。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是否有过头部外伤等情况。

体格检查:包括生殖器检查等,观察阴茎外观、第二性征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如性激素检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内分泌、代谢等情况。例如检测雄激素水平,若雄激素水平降低可能提示内分泌性阳萎。

特殊检查:如夜间阴茎勃起试验、阴茎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试验、阴茎海绵体造影等,进一步明确阴茎勃起功能情况。

阳萎的治疗原则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针对心理性阳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如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对于有家庭关系影响的患者,可进行夫妻共同心理治疗。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患者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例如肥胖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以改善血管和内分泌等状况,有助于阳萎的改善。

-治疗基础疾病:对于由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引发的阳萎,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使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有助于改善阳萎症状。

药物治疗:根据不同情况使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等药物,但需注意不同人群的药物禁忌等情况,如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相关药物需谨慎评估。

总之,阳萎是一种复杂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详细的诊断明确病因后,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

本文地址:http://www.yiyaopr.com/jiankang/2025-09-29/71587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