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痛的原因

一、口腔局部因素导致的牙龈痛

1.牙龈炎:主要由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堆积刺激牙龈引起,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会引发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牙龈红肿、出血、疼痛,多项口腔健康调查显示菌斑指数越高,牙龈炎发生率越高。

2.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牙周支持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等)遭到破坏,除牙龈红肿疼痛外,还可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症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成人中牙周炎患病率较高。

3.龋齿:当龋洞发展接近牙髓时,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刺激牙髓神经,引起牙龈牵涉痛,临床数据显示龋齿是导致牙龈痛的常见龋病类型之一,儿童及成人皆可因龋齿引发牙龈痛。

4.智齿冠周炎:多见于18~25岁青年人群,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智齿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发热等症状。

5.创伤性因素:刷牙用力不当、不良修复体(如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咀嚼硬物等可导致牙龈损伤,引起局部疼痛,临床有因不当刷牙导致牙龈破损疼痛的病例报道。

二、全身因素相关的牙龈痛

1.妊娠期牙龈炎: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易患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易出血、疼痛,尤其在妊娠前3个月及后3个月较为明显。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并发牙周感染,牙龈组织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炎症导致牙龈痛,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3.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影响牙龈组织的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导致牙龈自发性出血、肿胀、疼痛,此类患者牙龈痛常伴有全身其他出血表现,需结合血液检查明确诊断。

三、不同人群牙龈痛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儿童:儿童牙龈痛可能与乳牙龋齿、牙龈外伤(如摔倒磕碰)有关,换牙期儿童因牙龈坚韧,恒牙萌出时可能出现萌出性疼痛,家长需注意观察儿童口腔卫生及牙齿萌出情况。

2.孕妇:除妊娠期牙龈炎外,还需关注孕期激素变化对牙龈的影响,建议孕妇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预防牙龈痛发生。

3.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同时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定期进行牙周治疗,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易加重牙龈炎症。

4.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因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引发牙龈炎、牙周炎,也可能因牙齿缺失、不良修复体等导致创伤性牙龈痛,需关注口腔局部状况及全身健康状况。

本文地址:http://www.yiyaopr.com/jiankang/2025-08-22/71188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