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屈光不正是什么意思

一、屈光不正的定义

眼睛屈光不正是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无法在视网膜上精准聚焦形成清晰图像,而是成像于视网膜前或后方的一种眼部异常状态。

二、常见类型及表现

(一)近视

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远处物体模糊,而看近处物体相对清晰。其发生与遗传因素、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用眼环境光线不佳等有关,儿童青少年阶段高发,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加深。

(二)远视

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方,主要表现为看近处物体困难,看远处物体也可能模糊,儿童远视可能是生理性的,但若度数过高会影响视力发育,需早期筛查。

(三)散光

由于角膜或晶状体表面不平整,不同方向的光线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导致视物模糊、重影等,可单独存在或与近视、远视并存。

三、发生相关因素

(一)遗传因素

某些屈光不正具有遗传倾向,如高度近视可能与特定基因相关,家族中有屈光不正病史的人群,发生屈光不正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环境因素

1.用眼习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学生长时间伏案学习、工作者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用眼姿势不当(如躺着看书、写字距离过近)等,会增加屈光不正发生几率。

2.光线环境:学习或工作环境光线过强或过弱,也可能影响视力,增加屈光不正风险。

四、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青少年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视力发育关键阶段,屈光不正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严重影响视力发育,导致弱视等问题。需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证充足户外活动等。

(二)成人

成人屈光不正可能因年龄增长、用眼习惯改变(如长期从事精细用眼工作)等出现度数变化,高度屈光不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篮球、跳水等,以防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

(三)特殊人群

高度屈光不正者(如近视度数>600度、远视度数>400度、散光度数>200度)属于视网膜脱离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需格外留意眼部异常感觉,如闪光感、视野缺损等,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

本文地址:http://www.yiyaopr.com/jiankang/2025-07-28/709031.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