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气虚
一、气虚的定义及中医理论基础
气虚是中医术语,指人体元气不足,导致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及气化等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中医认为,气的生成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吸入清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生成水谷之气;肾主纳气,封藏精气。当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时,可致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过多,从而引发气虚。
二、气虚的常见表现
1.功能减退表现:气短懒言,说话时气力不足,活动后症状加重;神疲乏力,精神萎靡,体力不支;自汗,稍动即出汗,且汗液清稀。
2.脏腑功能相关表现:若脾失健运,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若肺卫不固,易反复感冒;若肾不纳气,可表现为呼吸浅促、动则气喘等。
三、气虚的产生因素及人群差异
1.年龄因素: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元气渐亏,更易出现气虚;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喂养不当或先天禀赋不足,也可能导致气虚。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过度劳累、熬夜、久坐少动等,可耗伤正气;饮食不节,如偏食、嗜食生冷油腻,损伤脾胃,影响气的生成;情志不调,长期忧思郁怒,可影响气机运行,进而耗气。
3.病史因素: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胃炎等)的人群,久病耗伤正气,易出现气虚;术后、产后等身体虚弱阶段,也易因气血耗伤而致气虚。
四、气虚的调理与注意事项
1.饮食调理:可适当多食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小米、南瓜、红枣、鸡肉等,通过合理饮食补充气血,扶助正气。
2.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身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促进气血流通,但需避免过度运动耗气,运动强度应根据体力循序渐进。
3.特殊人群提示:孕妇出现气虚时需谨慎调理,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干预影响胎儿健康;儿童气虚者,应注重合理喂养,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同时关注其生长发育状态,必要时在中医指导下进行调理;老年人气虚者,需注意保暖,避免外感邪气加重气虚,日常活动应量力而行。
本文地址:http://www.yiyaopr.com/jiankang/2025-07-22/70837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2025-07-22 16:55:37
-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意思2025-07-22 16:55:36
- 坐骨神经痛可以热敷吗2025-07-22 16:55:34
- 儿童抽动症症状2025-07-22 16:55:33
- 耳膜穿孔能坐飞机吗2025-07-22 16:55:31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询入口
2023-05-11
-
中国四大顶级医院
2023-09-13
-
70岁以上老人核酸检测费用多少 新规定明天起不做核酸了吗
2022-11-07 17:44:38
-
十大不建议买的纯牛奶排行,不能喝牛奶的原因
2023-06-30 14:06:52
-
梅婷现任70岁老公曾剑个人资料(曾剑个人资料)
2022-09-08 09:22:36
-
烟台今天已封闭的小区 烟台现在封闭小区名单有哪些
2022-10-12 09:07:30
-
张家界桑植新娘吴梅婚纱照事件完整版 看女主出轨聊天内容视频
2022-11-11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