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原标题:如何构建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前段时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旨在“构建能力突出、机构合理、梯次分明的人才体系”。中医药文化传播事关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和信任感,而人才正是决定中医药文化传播效果的关键所在。中医药院校要更好地承担起培养文化传播人才的重任,需要从文化自信的高度构建中医药传播和实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正确认识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意义。随着中医药院校普遍走向综合型办学之路,学科专业趋向交叉融合,中医药院校应站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增强文化自信和提高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实用型人才。一方面,通过发挥中医药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有中医药文化底蕴又熟知现代传播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意义深远。另一方面,中医药青年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接纳新生事物,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通过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以形成科学的职业观,牢固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构建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把培养中医药传播人才纳入学校教育改革体系中,明确中医药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举措,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和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采取举措。要构建多元立体的中医药传播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设传播类选修课、培育传播类新媒体社团、举办传播类高端讲座等措施,增强中医药人才的传播意识和传播技能。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医药传播实践,通过运营微信公众号、创作短视频等,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加强师生互动协作,架起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实践教学的桥梁,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要积极探索与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吸引优质新闻传播资源,系统设计中医药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培养机制。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道德3个维度,创新中医药传播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中医药传播人才培养内容体系,培养出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具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技能、拥有健康积极职业道德素养的人才。要把政治素养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传播伦理培养,打破专业与通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价值的藩篱。要强化中医药海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升中医药青年学子的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文化传播能力,为中医药海外传播注入“活水”。

强化软硬件支撑。繁荣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科普是提升中医药社会认知度的两个重要方面,而中医药文化传播则是文化宣传和科普推广的具体路径,中医药院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的传播素养,着力培养一支业务精、科研强、会实际操作的实用型教师队伍,把文化传播能力融入课程思政,不断提升中医药学子抢占舆论高地、引领文化风向的意识。要投入必要的多媒体实验设备、视频音频录制场地等硬件设施,以利于中医药院校学生探索融媒体时代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作者供职于濮阳市中医医院)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5/555740.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