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进行时】“豫”你一起守“沪” 河南援沪医疗转运队转运超千人
- 2022-05-13 20:00:12 医药卫生报
- 健康
“你有新的出诊任务,需将患者送达定点医院救治。”5月8日18时30分,接到出诊任务后,河南省援沪医疗转运队队员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生张卫杰、护士鲁君、驾驶员吕飞立即穿好装备出发。
到达指定地点后,他们接到的患者是一位阿婆。阿婆见到他们第一句话,就是地道上海音“谢谢侬”。听到阿婆的感谢,队员们心里是无比温暖、治愈。
吕飞加大油门,张卫杰、鲁君救护车内照顾阿婆,大家配合默契,迅速抵达定点医院。做好交接后,另一个新的任务接踵而至。如此循环往复,
一天的任务结束时已是凌晨。
5个小时、300多公里,卸掉装备后的他们,双手被泡得发白,鼻梁被压得勒痕,衣服被汗水浸湿。
“豫”你一起守“沪”,这是一场白衣为甲的奔赴。4月25日12时,从河南各地集结的51辆负压救护车和190名急救医护人员,在郑州集合出发,星夜兼程,用时23个小时,行程1200公里,紧急抵沪。
“截至5月10日,我们累计派车764台次,转运1347人次,大部分是转运隔离点或居家患者至定点医院。”河南援沪医疗转运队队长马高峰说。
马高峰深知,转运队的190名队员来自不同地市,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凝心聚力。4月30日,经批准,成立中共河南省援沪医疗转运队临时党总支,组建总指挥协调组、医疗救治专家组、感染控制消杀组、调度组、物资管理保障组、车辆检查保障组等6个工作小组,团结带领全体队员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克服驻点多、任务重的现状,勇挑重担,积极配合上海急救全面高效安全完成各项转运保障任务。
在一批共产党员的率先垂范下,河南援沪医疗转运队很快与上海对接、熟悉工作、流程、培训,很快进入到有序的工作状态中来。
总指挥协调组中就有2位“资深”的急救老兵,他们是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马旭东和王东良。
作为一名老党员,汶川地震发生后,马旭东第一时间请战参加抗震救灾;王东良,80后党员,他有着年轻一代的责任和担当,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他撇下襁褓中的二宝,毅然赶赴武汉一线,这次依然如此……
5月3日20时,转运队接到指令,需要紧急批量转运居住在老年公寓的50名老年患者到定点医疗机构。经过全队齐心协力,5月4日凌晨四点多顺利完成此次批量任务。在承担社会面及定点医疗机构阳性患者转运任务中,转运队所有车辆基本上都是满负荷运转,所有队员连续执行任务,所转运患者大部分年龄在60岁以上,在这些转运救治对象中,年龄最大的107岁,平均每单任务路程100公里。
这些援沪救护车穿梭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当地的转运压力。
援沪的日子里,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柴旭田多了一个职业习惯——每次接到患者,他都会在救护车上用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
“每次看到患者感激的眼神,听到患者感激的话语,我们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不少转运队队员在自己工作日志这样写道。
“我们负责转运的患者年龄最大的107岁,最小的6个月,平均年龄75岁。我们单次转运的最长距离为213公里,最短距离为38公里,平均每台次转运距离为110公里。”马高峰说,河南医疗转运队曾经出征武汉、石家庄等地,是敢打、能打硬仗的急救转运队伍。大家勇往直前,迎着朝阳去,披着月色归,一定圆满完成此次工作任务。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5-13/58837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纵然山河有恙 不敌世间盛情 ——濮阳市华龙区卫健委马旭峰同志先进事迹 2022-05-13 20:00:14
- 2022年度卫生系列高级职称业务水平考试开始网上报名 2022-05-13 20:00:13
- 志愿者突发病症,郑州市三院医生紧急施救 2022-05-13 20:00:13
- 许昌实现社会面“清零” 2022-05-13 20:00:13
- 漯河发布34号通告:分批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2022-05-13 20:00:13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科兴集团国企还是私企?董事长是陶晓明吗
2022-04-26 17:23:14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