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图像信号异常,原来是造影剂惹的祸

  • 2022-04-16 10:00:08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常规盆腔扫描 T2WI 脂肪抑制序列

上面第二幅图像为一 80 岁男性患者,无手术、外伤、尿血及导尿管插入史,因胸背部及腰部疼痛 2 月余来院就诊。诊断医师发现膀胱信号异常后随即调取既往检查,显示该患者上午 11:56 分刚做完全脊柱 MRI 增强扫描,报告骨转移瘤,下午 2 点临床医生又开了盆腔 MRI 增强扫描。前后两次检查时间间隔仅两个小时,所以膀胱内信号减低不是积气、也不是出血,而是高浓度造影剂在膀胱的聚集。

颈、胸、腰骶椎 MRI 增强扫描

目前,磁共振检查在全身病变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及脊柱已成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临床工作中好多病变的诊断都需要进行磁共振增强扫描才能定性或评价疗效,这必然要用到造影剂。

MRI 造影剂是通过内外界弛豫效应和磁化率效应间接地改变组织的信号强度,按增强类型分为阳性和阴性造影剂;按造影剂的生物学分布,分为细胞外间隙非特异性分布造影剂、进入细胞内或细胞膜结合造影剂、血池分布造影剂等。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 Gd-DTPA,中文名为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钆或钆喷酸葡胺,商品名为马根维显。 Gd-DTPA 是一种顺磁性、离子型细胞外液对比剂,不具有组织特异性,可用于全身 MR 增强扫描,临床常用剂量为 0.1 mmol/kg 体重,FDA 最大允许剂量为 0.3 mmol/kg 体重。其浓度较低时,主要缩短机体组织的 T1 弛豫时间而表现为高信号,随着浓度增高,缩短 T2 驰豫效应渐趋明显,当 Gd-DTPA 浓度大大高于临床剂量时,T2 驰豫时间缩短较著,以致 T2 的增强作用掩盖了 T1 增强作用,此时如扫描 T2WI 或 T2*WI 序列,含对比剂的组织则呈低信号,这种情况称为阴性造影。由此可见,MRI 造影剂对机体组织信号强度的影响与其在组织内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临床上 Gd-DTPA 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由于 Gd-DTPA 不能透过完整的血脑屏障,因此如果脑组织内出现强化提示血脑屏障的破坏,如肿瘤、炎症、梗死等。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病变和病变的鉴别诊断;

(2)垂体腺瘤或微腺瘤、Rathke’s 囊肿的检查;

(3)脑灌注加权成像(PWI),主要用于急性脑缺血的检查,也可用于肿瘤等病变的检查和研究;

(4)心脏灌注加权成像,可显示心肌缺血,延时扫描还可评价心肌活性;

(5)腹部脏器如肝、胆、胰、脾、肾的动态增强扫描;

(6)对比增强 MRA(CE-MRA);

(7)全身其他部位病变的检查,特别是肿瘤病变的检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8)可用于部分碘过敏病人的肾动脉 X 线造影或肾排泄性造影。

Gd-DTPA 的药代动力学与水溶性 X 线碘对比剂相似,几乎全部分布于细胞外间隙,由肾脏排泄,当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时,Gd-DTPA 在血浆内的半衰期是 90 min,75% 在 3 小时内经肾脏排出,一般 24 小时后可以完全代谢排出体外。

因此,应临床大夫诊断需求,需要在短时间内行多次增强检查的患者,建议两次检查间隔时间最好在 24 小时以上,以免造影剂在泌尿系统高浓度积聚干扰尿路病变的诊断或残留在体内其他脏器或病变的造影剂影响下次增强检查的效果。

那么,多个部位可以同时进行增强扫描吗?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技师一定要注意扫描顺序。考虑到患者的经济负担及肾功能情况,对于多个部位同时增强的患者,我们一般会根据检查的部位及病变要求尽可能的减少造影剂的用量, 一支造影剂能解决问题的尽量不用两支,需要动态增强扫描的部位先做,不需动态扫描的后做。

前面所述前列腺癌伴多发骨转移的患者属于短时间内分次增强扫描,两次检查间隔时间很短,第二次前列腺检查正好是造影剂在膀胱浓聚最高的时刻,因此平扫时膀胱内信号减低,而且高浓度的造影剂对前列腺、膀胱壁及腹壁结构产生一定的磁敏感伪影,影响病变的检出和诊断。因此此次前列腺检查无效,建议患者第二天重做,庆幸的是患者及家属比较配合,没有发生纠纷。

此次事件提醒我们:在临床医生对影像检查注意事项及要求不清楚时,我们影像技师一定要多与临床医生沟通,平时工作中认真、谨慎,善于发现问题,每个病人检查之前一定要明确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16/58150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