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结早期肺癌术后要不要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

  • 2022-04-06 20:00:08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早期肺癌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知识的老百姓来说,直接说早、中、晚期这样划分相对容易区分和判断严重程度。实际上,按最新版TNM分期的话,早期具体指的是0期(原位癌)、IA期和IB期。

随着体检的普及和胸部CT的大量筛查,这几年,早期肺癌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年轻女性,因磨玻璃结节而手术的逐年增多。这类患者基本上都是分期比较早。经过根治性手术之后,后续需要做什么?要不要做相应的其他治疗?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今天就按分期不同,来具体阐述一下。

1.0期

0期指的是原位癌,包括原位腺癌和原位鳞癌,以原位腺癌更多见。原位癌实际上已经被WHO踢出“癌”范畴,纳入到前驱病变。原位癌由于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不会出现复发转移,手术根治率100%。手术后每半年至一年复查就行,不需要任何术后辅助治疗。

2.IA期

IA期根据原发病灶大小,又分为IA1.IA2.IA3。其中IA1有个特殊的时期为微浸润癌。微浸润癌意味着癌细胞有浸润,但范围不超过5mm,微浸润癌手术根治率与原位癌一样,为100%,这个有日本大样本研究证实,10年生存率为100%。所以,微浸润癌术后不需要任何辅助治疗。

对于浸润型IAIA1.IA2.IA3期,无论是美国NCCN指南,欧洲ESMO指南,还是中国CSCO指南,均没有推荐进行手术后辅助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就行。但临床上一些IA3期肺癌患者原发灶比较大,接近3cm,有脉管癌栓,有气腔内播散,有微乳头或实体型成分,Ki67比较高,这些高危因素存在使得患者有一定的复发转移风险。所以,对于这类患者,如果年龄比较轻,治疗意愿非常强烈,在临床操作中会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

3.IB期

IB期是个比较尴尬的时期,虽是早期,但并不是很早。即便是规范的手术,IB期患者仍有20%可能会出现后续复发转移。2018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团队的统计他们的IB期数据,5年生存率为84.1%。作为国内顶尖医疗团队,这个数据肯定是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

IB期有一定的复发转移概率,通常发生在较多高危因素患者身上,这些高危因素包括:低于45岁者、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未进行肺叶切除、术后病理提示脉管有癌栓、累及脏层胸膜、淋巴结检出数目过少、近切缘,Ki67高表达,病理亚型为微乳头型。临床上,一般都建议这类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治疗。有EGFR基因突变患者可以考虑化疗+靶向治疗维持,或者直接靶向治疗2~3年。对于没有EGFR突变,而复发转移高危因素比较多的IB期肺癌患者,术后建议辅助化疗4周期。

IB期肺癌病人术后要不要进行辅助免疫治疗?

3月18日,依托Impower010研究,阿替利珠单抗获得国家NMPA批准用于PDL1表达≥1%、经手术切除、以铂类为基础化疗之后的II-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虽然Impower010研究中,纳入了IB期患者,但分层分析显示,IB期患者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并没有特别大的统计学优势,故目前,国家并没有批准IB期患者术后使用免疫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06/57943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