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标≠糖尿病!血糖短暂升高多半与4个原因有关,需及时调整
- 2022-04-02 12:00:06 腾讯健康
- 健康
“糖尿病”这三个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它的最典型症状就是血糖超标!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患上糖尿病的人群,都出现了胰岛功能损伤,又或者是细胞对胰岛素不够敏感,胰岛素无法在体内发挥功能,葡萄糖代谢逐渐紊乱,继而发展为了高血糖。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将高血糖和糖尿病划上了绝对的等号,认为血糖超标就是糖尿病。
但事实上,高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了正常标准,糖尿病的确诊条件的确是血糖超标,但是糖尿病诊断却有一定标准。
通常,成年人血糖超过了5.6-7mmol/L(100-126毫克/分升),属于轻度血糖升高。而只有空腹血糖指数,又或者是糖耐量测试、餐后两小时血糖每升超过了11.1毫摩尔,才能够被诊断为糖尿病。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糖尿病不能缺少的条件就是血糖超标,但高血糖却不等于糖尿病。
高血糖出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就是持续性的血糖超标,但是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确诊标准,这往往是糖耐量受损的表现,临床也将其看做是糖尿病前期阶段。
而第二种情况,则是短暂的、一次性的血糖升高,这往往和以下四个因素有关:
1、急性期反应
所谓急性期反应,就是身体本身就受到了损伤,比如有感染、身体被烧伤,又或者是刚做完大手术、身体有创伤等等,这些应激源都可能会诱发机体产生快速反应。
比如常见的体温升高就是其中之一,除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等多个症状,这种反应在临床被称为急性期反应,这并不等于糖尿病;
2、情绪激动
有相关的调查显示,人的情绪可对中枢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造成影响。当一个人情绪极度紧张激动、恐惧或压抑时,会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
同时,机体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激素、胰升糖素等升糖激素也会大量分泌,这类激素通常会拮抗胰岛素,导致血糖升高;
3、长时间熬夜
有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如果一个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那未来患糖尿病的风险和正常睡眠的人群比起来,会增加近2倍左右。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人在失眠、熬夜的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会大剂量增加,同时下丘脑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促使儿茶酚胺的分泌量增加。
而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又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导致血糖出现短暂性的波动;
4、饮食别忽视
之前血糖指数一直都正常,偶然进行血糖测试,发现血糖指数超标,首先就要从饮食方面进行考虑。
比如一次性摄入了大量碳水类食物、高脂肪类食物、又或者是进食了大量的甜食,都可能会造成短暂的血糖升高,随着身体消化吸收系统的运转,血糖水平会逐渐恢复正常,不需要过度担心,但也要学会管住嘴,否则糖尿病可能随时来问候。
总而言之,偶然一次的血糖升高,很可能是受到了以上因素的影响。
如果已经排除了以上因素,反复进行空腹或餐后血糖测试,发现血糖的确是超过了正常标准,但是还没有达到确诊糖尿病的标准,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已经找上了自己,提高警惕,及时进行调整很有必要。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4-02/578666.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为什么很多吸毒的人染头发、剃光头?不是非主流,而是为了……2022-04-02 12:00:07
- 被世卫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越好吃的烧烤,真的致癌风险越高?2022-04-02 12:00:07
- 上海通报:浦东新区均为封控区或管控区2022-04-02 12:00:07
- 相爱的人为什么闻起来香香的?体香真的存在吗?2022-04-02 12:00:07
- 肠壁积气(肠气肿症)2022-04-02 12:00:07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