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坏消息太多,我只想好好睡一觉
- 2022-03-29 14:00:07 腾讯健康
- 健康
特约撰稿 | 张明扬
2022年,我们熟悉的这个世界“着火”了。
01
从年初至今,一打开手机和社交媒体,俄乌战争、中概股大跌、疫情多点反弹……事事牵扯人心,由不得我们假装岁月静好。
到了晚上,我们也无法从中抽离。这段时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即使上了床关了灯,还是打开手机刷个不停,越刷越焦虑,越刷越兴奋,焦虑的是心情,兴奋的是神经中枢。
身侧的疫情,远方的战火,社交媒体上的炽烈争论,让你在黑暗中无比迷茫,却又戾气满胸。
有时忍不住在朋友圈或哪里和人争论了几句,说了几句未必代表自己真实意思的过头话,正在懊悔时,在话赶话中别人发来更加刺激你的话,你便又化懊悔为斗志,说出更具有挑衅的语言。
夜半,筋疲力竭时,唯留下拉黑与被拉黑的一地鸡毛,有时在黑夜中你仍愤愤不平,对着空气轻声呐喊着: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图/图虫创意
可是我连装睡都做不到。已经连续晚睡了很多天,我知道自己应该早睡,也几乎没有力气再继续熬下去,但手、眼睛和大脑却不受控制的打开一个又一个网页、公众号,仿佛想穷尽一切,仿佛知道的更多就可以缓解焦虑。
在2月的夜间,你很容易刷到了一条消息:谷爱凌自曝一天睡10个小时是自己的成功秘决。
这只会让你更沮丧,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焦虑了,现在又发现“焦虑”会让你人生更加远离成功,抚今追昔反思人生,这还睡得着么?
你好不容易关了手机,大脑飞速运转,接着遽然惊醒。你中了魔似的亢奋异常,这亢奋又让你身心皆疲。你爬起床,拿到刻意放到一手距离以外的手机,一页页浏览新闻,愠怒于这些冷冰冰的信息,情绪愈来愈烦躁。
你也尝试过在睡前甩开手机看书,据说这可以助眠,但一颗习惯了悸动的心又怎能看得下去什么,往往是看了几页纸,又不由自主的打开手机,看看谁跟了你之前发的朋友圈,看看俄乌前线又有什么新动向……即使碰到一本能激发夜间之你的书,只会让你的神经中枢更加远离睡眠状态。
在失眠的煎熬中,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在暗流涌动的夜晚,失眠将整个世界一起吞噬。
失眠是什么?玛丽娜・本杰明在《作业的第1001只羊》中写道:
“我根本无法在数了几次心跳之后仍保持先前的睡姿,于是就把所有的姿势都一一尝试:忽而平躺,忽而像胎儿一样蜷缩着侧躺,忽而俯卧,好似从高空直接坠到了床垫上。我思忖着“放松”应该是什么样的姿态,每想到一种,便随之换一种睡姿。有时,我整夜都在进行自我调适,并把这项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我最近的失眠体验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像一条困在互联网中的胖头鱼。
02
3月21日,是第22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但“良好睡眠”这个词离中国人似乎越来越远。
图/网络
最近公布《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中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睡眠时长减少1.5小时。
最让人惊心的是,仅有35%的中国人睡够8小时;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根据报告,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的睡眠问题尤为突出。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分别是: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失眠等睡眠障碍。
也是在最近,美国也公布了一项医学研究成果:视神经细胞只要受到蓝光8分钟刺激,就会让身体持续兴奋超过1小时,造成生物钟的混乱。而后,这被简化为#睡前玩手机8分钟兴奋超一小时#,冲上了微博热搜。
这么看下来,也许就会有人说了,从此睡前不用手机不就行了?
图/图虫创意
在我看来,这么说近乎于“正确的废话”,如果现代人这么容易克制自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感,也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网瘾”了,我们今天也不用连篇累牍说这么多了?
更何况,对于很多年轻白领而言,繁忙的工作一天下来,晚间是他们一天中间难得的甚至仅有的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光,而使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是他们在这个时代最青睐的放松方式。
刷手机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能假装自己可以自外于时代,远离移动互联网,这不仅缺乏可操作性,更没有必要,睡前的精神需求是天然存在的。
只是说,具体到睡前这段时间,通过刷手机放松在很多时候成了一件“事与愿违”的事情,当刷手机不仅没有达到让你放松的效果,反而加重了你在这一天中不断积累的紧张感,我们自然要去反思。
这个反思显然不是抛弃手机。我们真正需要需要去反思的是,如何找回睡前刷手机的“初心”,也就是“放松”。
事实上,我们这些普通用户和业界之前陷入的一个迷思是:“去睡”阶段的app带给用户最有价值的情绪不应是信息过载和“过瘾”,更应该是“放松”。
图/图虫创意
有些时候,“过瘾”和“放松”是一回事,但至少在睡前这个时间段,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情绪。一个人在睡前准备阶段有一百种情绪,但是当你真正想入睡的时候,只有一种情绪――放松到心无杂念到平静的状态,然后睡去。
那么,如何在睡前与手机“和解”,找回失落的放松感?很多年轻人找到的方案是:睡前听音频APP。
03
相比“睡前看手机”,音频不仅不会刺激视神经细胞,而且因为人的语速(150-200字/分钟)低于阅读速度(300-500字/分钟),音频的信息密度天然比文字低,也就天然更能规避信息过载的紧张感。
那么,随便打开一个音频就是睡前的终极答案了么?
从大体上,听音频比看文字或看视频更利于睡前放松心情和入睡,但这并不是说所有音频内容都利于入睡,不信的话,你睡前去听听摇滚和重金属试试看,不听出个血脉贲张才怪呢。
对于音频APP而言,要充分满足“睡前需求”,可能至少需要具备一个条件:有足够多适合睡前听的内容。
我个人是喜马拉雅的老用户,但说实话,以前也就是在坐地铁、汽车站、运动、做家务时听听,听得比较多的也是与我职业背景和个人志趣相关的“知识付费”,而就算在睡前听,不知道也不会特别去寻找“睡前内容”。
图/网络
但就在这几天,我发现只要在喜马拉雅上搜索“睡眠日”,就可以进入“夜猫不emo”活动主页面,内有大量精选的睡前内容:有声书、广播剧、相声、脱口秀、人文历史……
据说年轻用户是喜马拉雅夜听的主力军。我虽然已经是一名中年人了,但老夫聊发少年狂,于是,这几天晚上,我基本都是在喜马拉雅的音频中酝酿睡意,一般都是听1-2两个小时,在12点半左右入睡――千万别觉得我晚,但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而言,我觉得已经很感动了。
我还第一次系统体验传说中的“白噪音”,作为一名文科生,我无法说出它的神奇之处,总之就是在似雨声而非雨声、似海浪声而非海浪声的“魔性声音”中,还没来得及关心张文宏说什么了和人类命运往何处去,就莫名其妙的睡着了。
不过,作为一名自诩的高级知识分子,我竟然这几天睡前最爱听的还是“郭德纲+于谦”,什么《爱情时代》《富贵有余》《大爷传奇》《完美人生》,有些不是第一次听,甚至也没有觉得很搞笑,但就是听着听着笑着笑着就睡着了。
图/网络
要知道,往往在一小时前,我还在面目狰狞的刷着疫情的各种信息,这一段隔离在家让我的憋屈达到了新的高度,这要是刷到半夜,那可是连脸都要憋抽筋了。
未来几天,我最想尝试的是“惊悚向”,夜猫不emo中有东野圭吾,有阿加莎・克里斯蒂。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大学时代,我和室友们在晚上集体听着广播中的鬼故事,跟着情节的跌宕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特别是当隔壁宿舍同学一边敲着窗户一边打着手电筒照自己脸时,以至于我们很多纯爷们半夜上厕所都疑神疑鬼。
在学生时代特别是中学,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跟着广播和音乐入睡,似乎不如此无以纾解晚自习的疲惫。大学毕业后,我似乎渐渐遗忘了这些,现在,我决定重新“把耳朵叫醒”,在睡前重温青春的经历。
嗯,这就像喜马拉雅主打的一个概念:“成为大人后的睡前故事”。听的是故事,也是青春。
据说喜马拉雅上已有5000多个适合睡前聆听的优质内容,我算了算自己一周平均准失眠两次的频率,绝对够我后半生用了。
图/网络
写此文时,上海小雨彻夜。我戴着耳机,睡着前断断续续的想起了一段话:“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雨水整天的打在窗上。一层水雾沿着玻璃的裂痕蜿蜒流下。昏黄的天色黑下来了。室内有股闷热之气。”
事愈迫而人愈静,是时候让自己安静下来了。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9/57798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CCTV10《健康之路》:挽救“小黄人”
- 下一篇:床单应该多久换一次?
- 提醒女性:宫颈癌早期往往会出现2个异常,你可别不当回事!2022-03-29 14:00:08
- 试管婴儿真的容易吗?取卵10分钟,却令我终生难忘!2022-03-29 14:00:08
- 那些重回“婴儿状态”的临终老人们,在这个“社会子宫”中离开2022-03-29 14:00:08
- 大妈吃浸泡2天木耳次日住进ICU:吃个木耳,怎么就引起食物中毒?2022-03-29 14:00:08
- 为何肝硬化会出现家族聚集?它会传染?提醒:这3个病因才是元凶2022-03-29 14:00:08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