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AR-T治疗领军人物周剑峰教授去世:“这一次,他终于可以休息了”
- 2022-03-27 22:00:06 腾讯健康
- 健康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张赫 赵苑旨 王振雅)
“永远的钢铁侠,中国CAR-T临床科研大咖、周剑锋教授一路走好。”“对不起,周教授,将来再没机会给您送一面更大的锦旗了。”“这一次,他终于可以休息了。”……3月27日下午,国内众多血液科专家、相关科研人员和患者,纷纷在社交平台怀念和追忆“周教授”。
周剑峰,武汉同济医院血液科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医院肿瘤生物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国血液肿瘤领域的顶级大咖、CAR-T治疗的领军人物,于2022年3月27日中午因突发冠状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去世。
2022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名医》直播栏目,邀请到了周剑峰教授专门讲解CAR-T的临床应用。直播结束后,工作人员才知道,一小时的访谈,周剑峰的右手,一直都在输着液。
“还没来得及,送一面更大的锦旗“
武汉同济医院有一个患者群,群名叫“快乐岛”。
3月26日下午,一位曾被周剑峰救治过的患者刘大琪(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个群近500人,只有武汉同济的患者才能进,会定时发布一些医院的最新消息,病友之间会交流病情,群里也有一些武汉同济的医生,但凡是有患者有疑问,医生就会解答,在这个群里,都是周剑峰教授的患者。
“各位同仁,我怀着极其沉痛、难以接受的心情给大家报告一个噩耗!我们专委会的主委周剑峰教授因为突发冠状动脉夹层破裂,抢救无效,于今天中午永远离开了!真是天妒英才!这是我们专委会和整个血液学界的重大损失!愿剑峰教授在天堂安息!”,刘大琪告诉记者,工作人员在群里通知群友周教授去世后,很多患者都哭了。“周教授救了很多人的命。”
周剑峰和患者拥抱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2021年9月16日,刘大琪在武汉同济住院。病房里,一位治愈的患者曾给周剑峰送上一面锦旗,然后两个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时我们也都很感动,心里想,等我好了,要给周教授送一面更大的锦旗。”在得知周剑锋去世后,刘大琪微博写下,“对不起,周教授,将来再没机会给您送一面更大的锦旗了。”
另一位曾在去年被在武汉同济被抢救的中年患者周大宇(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那天的抢救,周教授坚持到凌晨两点。另一位患者家属则说,“他太劳累了,爸爸得知消息后在家里大哭。没有他,就没有我父亲的今天。他是多少人的救命恩人啊。”
他是所有年轻人的“顶梁柱”
2020年1月末,在武汉疫情的至暗时刻,在周剑峰教授的朋友圈里,科室同事踊跃报名一线的对话曾让他动容不已。他曾在朋友圈发布很多同事的请战截图说:“可敬的兄弟姐妹们,在危难面前,选择担当,向大家致敬! 我觉得这是人性中最最美好的地方,是我们克服困难的最大的力量源泉。”在这些截图的背后,是一个连请战书都没写就已经投身抗疫一线的科室主任。
一位曾经在1月末就第一批进入红区抗击疫情的年轻医生告诉记者,周教授经常发布同事的感人事迹,但是从不提自己。“那时候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坚守住,病人才能安心。其实他不知道,他也是我们的‘安心’”。
至暗时刻过去,迎来柳暗花明。但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国的疫情得到控制,但我们将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希望纳入更大样本,挽救全世界更多的新冠病人。”2020年7月,周剑峰带着团队依然一直致力于治疗新冠重症患者的研究。
“我们计划将算法公布到网上,让全世界同行都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患者细胞因子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进ICU的风险和死亡风险。”周剑峰团队的研究,至今仍在继续。
“我对CAR-T在国内的前景,充满信心”
9月3日,我国首个1类生物新药CAR-T产品瑞基奥伦赛正式获批用于临床,上市当天,周剑峰教授为患者开出全国首张处方。
“第一例接受国产CAR-T治疗的患者大熊(化名),患有双打击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恶性程度更高,用现有的化疗方法治疗可能只有20%-30%的生存率。”周剑峰在2021年11月18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曾说,CAR-T疗法可以称为肿瘤治疗领域里程碑式的突破,它奇迹般“治愈”了很多癌症患者,改变了患者的命运。世界上第一位接受CAR-T治疗的儿童白血病患者艾米丽,直到9年后的今天仍然健康、未复发,她的疾病其实就是已经达到治愈的标准。
“CAR-T与以往的抗癌药不同,“它是一种‘活’的药。”周剑峰教授特别指出,“整个生产过程包括38个步骤,本身的生产成本也很高。”他同时也预测,随着技术和工艺进步,所谓“天价抗癌药”的价格会逐步下降,“但我们要经历一个阵痛过程,需要时间。”
“这是我国抗癌药水平与国际最为接近的一次。”周剑峰教授曾说,他对CAR-T在国内的临床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CAR-T在国内的临床应用会越来越好、也一定会救更多患者。”我们都相信。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7/57772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上一篇:论“扳机指”的自我修养
- 下一篇:养生的最高境界:动养身体,静养情绪,富养灵魂
- 服12种药时「忌烟」,吸一口都会影响药效2022-03-27 22:00:07
- 00后护士、家有两娃的医生……他们坚守在上海公卫中心2022-03-27 22:00:07
- 大连市9例本土确诊病例和6例无症状感染者今日出院2022-03-27 22:00:07
- 罗红教授:机械通气过程中如何识别“反向触发”、如何看待其临床意义?2022-03-27 22:00:07
- 应对新冠变异毒株,大家要做好三件事!2022-03-27 22:00:07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