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名护士因哮喘发作去世,“致死性哮喘”了解一下
- 2022-03-27 20:00:15 腾讯健康
- 健康
写这个话题,还是因为那篇报道:上海东方医院一名护士,因哮喘发作,送到本院后因疫情急诊关闭,转送其他医院后经抢救无效去世。
作为曾经抢救过这类病人的医生,想起来还是很痛心、很惋惜的。
哮喘,支气管哮喘。民间也称作“吼病”的,因为喘起来有“吼吼”的声音。
这个病,常见,多发,大人、小孩都有。我国2012到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20岁以上人群哮喘的患病率约为4.2%,男性多于女性。按这个研究预估,我国哮喘总患病人数约为4570万人,可不是小数目。再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应该还有大量哮喘患者没有规范就诊或者漏诊了。
很多人会觉得,哮喘病喘归喘,治疗治疗就会缓解了,死不了人。早先我也有过这种认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在急诊抢救了两例“致死性哮喘”的患者。
就说1例吧。
也是女性,22岁。
因为喘憋1小时、意识不清 10分钟于晚间到急诊的。
患者既往有“哮喘”史,最近有些感冒,不重。1小时前逛商场时闻到“怪味”立即发病,多次自行吸入舒喘灵。半小时后,同伴发现她端坐呼吸、面色发青,就赶紧送医院。
就在送医院的途中,患者意识丧失、小便失禁。
到了急诊一检查,患者意识丧失,面部、口唇明显紫绀,呼吸微弱,每分钟12次,血压105/90mmHg,心率快到144次/分,两肺呼吸音低,几乎听不到哮鸣音。还有些专业性太强的体征就不在这里细说了。总之,患者已处于濒死状态。
立即抢救。给予高流量吸氧,开放静脉通道给药,心电监护,给了激素、呼吸兴奋剂、小剂量洋地黄等。
15分钟后,患者呼吸增快到每分钟24次,心率下降到每分钟102次,血压升到150/105mmHg,全身紫绀减轻。这时候给她抽动脉血查了个动脉血气,血pH(酸碱度)6.902,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到80.4mmHg,氧分压105.6mmHg(吸氧状态下),碱剩余-20.4mmol/L,这是很严重的酸中毒了,可以想见抢救之前的情况更严重,一定还有呼吸衰竭。要是再晚一会儿,可能就抢救不过来了。也好在患者年轻。
抢救到50分钟的时候,患者意识恢复。12小时后复查,动脉血气除氧分压偏低外其他都正常了。
抢救成功!
哮喘是有过敏源的。这位患者在商场闻到的“异味”,很可能就是导致她发病的原因。
很多人见过哮喘患者发作的状况。患者在喘息的同时,会发出高调的“哮鸣音”。所以,有人就把它称作“吼病”。其实,吼病发作的时候,如果“吼”得声音大,还不算最坏,这说明气道还是通的,只是窄了。因为有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才会发出这种高调的声音。
到了哮喘发作严重的时候,气道接近闭塞,几乎没有气流通过了,哮鸣音反而会减低,几近消失。这在医学上叫做“寂静肺”、“沉默胸”。就像这位女患者,来诊时肺里几乎听不到哮鸣音。这可不是好现象。这种情况下,患者吸不进氧气,也呼不出二氧化碳,就会出现严重的缺氧,紫绀,会发生严重的呼吸衰竭、酸中毒,人会昏迷、休克,很快就会死亡。
所以,重症哮喘发作是可以致死的,诊断治疗稍有延误就可能致死。突发“致死性哮喘”就是死亡率很高的一类。
但是,若是及时抢救,这种致死性哮喘是可以抢救成功的。一定要及时!时机稍纵即逝。
这个时候,要迅速给患者吸氧;吸入缓解气管痉挛的β2受体激动剂,像常用的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就是大家平时常说的激素,还有止喘的茶碱药等,真到必要时还有用呼吸机的。
新冠疫情期间,慢性病的防控和急危重症的抢救也很重要。
慢性病防控不好,就容易急性发作。
很多急危重症若是得不到及时抢救治疗,死亡率也是很高的,一点儿不输于新冠肺炎。像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像这种致死性哮喘发作。
所以,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坚持治疗,控制病情稳定。要备好急救药品,以应对病情急性发作。再做得好一些,及时了解附近医院的封控信息。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27/57770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为“敏”消得人憔悴!讨厌春天的人,可能都有一个心酸的秘密2022-03-27 20:00:17
- 上海本轮疫情6岁以下儿童确诊占6.4% 患儿治疗受高度重视2022-03-27 20:00:16
- 6连升!成都男性首次赶超!2022-03-27 20:00:16
- 病人大失血低体温,她用体温温暖着他2022-03-27 20:00:16
- 全球猪心移植第一人去世,我们还要继续“冒险”吗?2022-03-27 20:00:16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