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优等生”上海,怎么了?
- 2022-03-16 22:00:10 腾讯健康
- 健康
“上海始终坚持主动防控、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
撰文 | 十贰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上海这波疫情已经持续半个月了。
3月16日,截至15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确诊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例;
……
自3月1日通报一例社区面本土确诊病例开始,截至今日15时,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报告1073例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
这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上海遭遇的最严重一次本土疫情,也让昔日的“防疫优等生”,如今承受着各种质疑和指责:
“上海为了显示‘精准’甚至放弃了必要的警惕性。”
“只要不核酸检测就不会有确诊。”
“出现过外溢还算什么精准。”
……
更难听的评论就不摘录了,笔者在此只想说,这些网友在“怒斥”之前,不妨再多了解一些信息,比如以下这组数据:
2021年,上海共承接了14137架次国际和港澳台航班,占全国入境航班总数量的35.6%。
2022年截止2月28日:上海市共报告3958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占全国总数的27.4%;
上海累计追踪境外输入密接者5.8万人、隔离健康观察入境人员122.4万人,远高于其他兄弟省市。
根据上海卫健委官网信息,上海本轮疫情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于3月1日通报,而此前一周,上海还接收了405例境外输入感染者。
同时由于近期香港暴发第五波疫情,大量香港返回大陆的人群抵沪,截至2022年3月10日,上海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在院治疗612例,其中481例来自中国香港,占比接近八成。
类似数据,不一而足。
只能说,这就是上海,作为国内重要的医疗中心和大型口岸城市,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上海始终坚持资源共享,承担了太多大陆地区以外的防疫责任。
无疑这也意味着更强的防疫压力,和更高的“事发”概率,上海此次“华亭宾馆”事件就是一个教训。上海市此前已明确回应――境外输入病例携带的病毒污染环境,由于管理疏漏引发本土感染并导致传播。昨日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则称,上海市已成立调查组,正对华亭宾馆集中隔离点开展专项调查,“对失职人员,我们将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否定甚至驳倒“精准防控”的理由,在这两天的上海疫情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态度明确:上海始终坚持主动防控、精准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因时因势因情调整上海市防控策略,努力将疫情对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影响降到最低。
3月15日上海疫情发布会
为什么坚持“精准防疫”?
是啊,既然防疫压力这么大,上海为什么不放弃“精准防疫”?毕竟我们都知道,只要把病毒全部“揪”出来,再“封闭”起来,很快就能阻止传播。全员核酸检测、全市居民居家隔离,看上去应是最便捷且成效最可预见的做法。
但事实则是,上海共有16个区占地6340.5平方千米,接近2500万人,过去一年虽间断发生本土疫情,但新增病例数也始终保持低位。这种情况下,轻易实施全员核酸检测,或者大面积封闭管控,显然不太具备卫生经济学效益,或者说,至少不是最优选择。
这里插播一个信息,在去年全国的GDP统计中,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上海市首次超过4万亿元,增速8.1%,远远超过年初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定的6%的增长目标,4.32万亿元经济总量位于国内所有城市之首。
虽说经济增长不能代表一切,但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还能做到经济超预期发展,不得不说就是了不起。
所以上海始终采取“科学精准防控”,控制疫情又不干扰城市生活和发展节奏,客观地说,过去两年上海也正因实施“精准防控”而收获了硕硕战果,赢得了“防疫优等生”的美誉。
比如2021年10月31日上海的“迪士尼疫情”。
当时园区内有上万名游客。仅在3天后,11月3日上海迪士尼宣布恢复营业,这一决定当时在网上引起了大量质疑。但事实证明,疫情后续并未发生传播。
2021年上海“迪士尼疫情”现场图
必须指出的是,并非谈到“精准防控”,似乎就是更清闲更省力的做法,相反,要做好精准防控,不仅需要防疫人员的付出,还要“科学”作为基石。
据悉,上海市疫情防控专业行政管理团队全部由临床医学、公共卫生、药学、法学等背景的专业人才组成,大部分具有博士及硕士学历,具有丰富的基层和不同层级卫生行政管理经验。
在专业人才的支撑下,此前,上海某三甲医院院感管理专家曾对“医学界”表示,整个防疫过程中,上海政府为专家提供了非常多建言献策的机会,在兼顾行政要求与专业考量的同时,善于结合各方观点,最初做出科学的决策。
这都为及时、快速的精准防控铺平了道路。也正因此,自2020年疫情以来,上海虽已出现多轮突发疫情,但这个城市总能化险为夷。这些数据背后,也是无数防控工作人员昼夜连轴的奔波和工作。
3月16日,一位上海医务工作者发的朋友圈
以前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
今天,疫情形势随着病毒变异和海外局势的变化,发生了新的变化,一言以概之:防控难度再升级,简单说两点大家感受下――
3月1日至14日,上海新增的851例感染者中,824例都是无症状,只有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一个个案:3月2日,5人在筛查中被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这5人涉及50例相关密接,迅速被隔离管控。但直到3月9日,这50名已被管控近一周的人中,有一位才被确诊感染,而且仍是无症状。
连感染者自己都难以察觉,可见病毒之狡猾和防疫之艰难。对此,上海在坚持“精准防控”大方针下,也在动态调整防疫措施和力度。15日的上海疫情发布会上,顾洪辉介绍到:
非必要不离沪,上海将扩大社会面核酸筛查。综合流调、区域风险等情况,划定若干重点区域,实行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进一步强化社会面防控,提倡重点区域外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尽量实施居家办公……
很明显,在面对本轮奥密克戎BA.2之际,“防疫优等生”上海已经调整了防疫力度,封闭管理区域之多、风险排查范围之广,核酸检测规模之大,是抗疫两年来的首次。
但即便如此,顾洪辉依然强调:“(截至)目前,上海没有‘封城’,现在也不必‘封城’。”
令人欣喜的是,就在昨天,国家最新颁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其中倍受关注的几个点是:由于奥密克戎毒力下降,轻型病例不再转至定点医院,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以缓解医疗机构压力。同时,国家药监局进一步批准了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
你看,面对新冠病毒的新特征,国家的防疫政策也在做动态调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层面对疫情更为精准的研判和防疫措施下,上海,乃至全国各地,定能更早迎来疫情拐点,化险为夷,就像以往的每一次那样。
来源:医学界
责编:郑华菊
校对:臧恒佳
制版:薛娇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3-16/575767.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 中国援柬埔寨中医抗疫专家组抵达金边2022-03-16 22:00:11
- 暖心!看病友为这家医院手绘漫画2022-03-16 22:00:10
- 政策继续支持各类企业赴境外上市!医疗股大反弹2022-03-16 22:00:10
- 重大变化!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来了2022-03-16 22:00:10
- 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新增一个科室!医防结合时代来了2022-03-16 22:00:10
-
国际学术期刊发文证实: 预防服用连花清瘟可降低新冠阳性率和发热率
2022-03-08
-
什么是阴痛?
2021-10-26
-
美立方国内外专家齐聚 颌面专家团再升级
2021-08-23 11:47:40
-
《热点聚焦》医疗机构内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有了新要求
2021-09-15 20:00:10
-
浙大一院2021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及工作安排
2021-09-12 14:00:03
-
什么是阴结?
2021-10-26 10:33:42
-
名医风采 美立方颌面国际专家团,轮廓改造天团
2021-08-23 11:4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