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中心医院:体外开窗技术助力治疗高难度腹主动脉瘤

  • 2022-02-22 20:00:09    医药卫生报
  • 陈更
  • 健康

原标题:许昌市中心医院:体外开窗技术助力治疗高难度腹主动脉瘤

近日,许昌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为一名73岁累及内脏动脉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开展了一项介入界高难度的术式——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即通过“腹主动脉造影腔内隔绝覆膜支架置入+体外三开窗+双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支架置入术”,为患者解除了痛苦。

在手术中,血管外科医生化身“能工巧匠”,不仅要成功植入主动脉覆膜支架,还要在腹膜上凿一个洞、开一扇窗,再套接上支架,以保证在隔绝主动脉瘤和高速血流重建血运通道的同时,避免分枝血管缺血。

许昌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姚阳端介绍说:“该患者因体检时查出腹主动脉血管瘤而住院治疗。腹主动脉瘤是动脉瘤的一种,是由于腹主动脉管壁损伤、破坏、变形,导致管壁弹性丧失,在高速血流压力下形成了瘤样扩张病变。主动脉瘤一旦形成,很容易突然破裂,增加患者的猝死风险。”

主动脉瘤的治疗,要在充分评估瘤体的大小、范围、形态、破裂危险程度等基础上进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是通过人工血管替代的方法消除病变部位。而随着血管支架介入的发展,患者可以通过微创技术进行治疗。

然而,在入院检查后,医生发现其情况更加复杂:该患者不仅有腹主动脉瘤,而且主动脉及两侧骼动脉粥样硬化、管腔轻度狭窄、肠系膜上动脉起源变异,病情复杂,病变累及双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经过慎重研判,,姚阳端利用支架开窗技术完成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

该技术须手工完成支架开窗,因此,对内脏区血管的定位要求极高,开窗的位置和患者体内的血管位置必须分毫不差,每一个窗口的大小、位置、角度都要经过精准计算,稍有误差,就会导致手术失败,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精准测量是精准开窗的基础。为了确保开窗的精准度,术前,姚阳端团队采用3D重建技术对主动脉的整体和细节进行了一次无死角的模型重建,并通过3D打印辅助体外开窗。为避免窗口出现毛边,同时为了便于标记窗口位置,医生需要为窗口进行锁边缝合标记。直径5mm的窗口,要用导丝围圈缝合二十多针,这需要缝合者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姚阳端手术团队密切配合,3D打印、体外开窗、内脏分支动脉精准定位、精心重建血管……“我们没有犯错误的空间,支架放置的位置上下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必须做到精准锚定。”姚阳端说。手术一气呵成,医护人员最终成功完成了该院首例高难度、高水平的腹主动脉瘤开窗支架腔内修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经康复出院。(王正勋侯林峰刘旭光)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22/57188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