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没有不舒服,为什么要治?

  • 2022-02-17 16:00:10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是长期不治疗的。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是没有什么明显不舒服的,也就是无症状。所以很多患者发现血压高后,长期不管不问, 3、5年,7、8年,甚至10多年的,都不治疗。可是到了感觉不适、想要治疗的时候,不是血压更高了,就是脏器出了病变,心脏肥厚了,尿里有蛋白了,或者肾功能也不好了,眼底出血了(这些在医学上叫做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有的甚至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这才重视起来(发现160~170的高血压3年未治,检查都发现了什么?)。

这样的病人在门诊很多,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少医保患者来诊时,也是有了心室肥厚、白蛋白尿。要是到了偏远的山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脑出血的、肾衰做透析的就更多了(高血压3年没治就造成了心肾损害?发现高血压都该查些什么?)。

所以,我国高血压的治疗率、达标率还是很低的。这样的后果就是心脑血管病多,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的病人多

有人会觉得,治病就是治那些不舒服,高血压没有不舒服为什么要治?

高血压在没有严重损害时,很多患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或者有时候有些不舒服,也比较轻微。有些头痛、头昏、头胀、头蒙,有些脖子发硬、或者心跳加快、乏力、失眠等,休息休息也就过去了。

可是,没有不舒服,只是没有感觉到而已。不管你有没有不舒服,不舒服的感觉轻或重,高血压就在那里,高血压的损害也在那里,和高血压有关的各种代谢紊乱还是在那里

高血压会引起心血管病,已经很明确了。血压高,得心血管病的就多,脑血管病最多,十之八九有高血压;冠心病略少,也是五到七成有高血压;还有房颤、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都和高血压有密切关系(高血压病人,为什么血压高了早搏多、发“房颤”?)。

别小看血压只升高10/5mmHg。研究发现,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就升高50%左右,心肌梗死就增加30%左右;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升高46%。

就因为高血压的损害可以在患者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下发生,所以,有了高血压,不管有没有不舒服都要治疗

高血压没有不舒服,降压治疗治的是啥?

治的是过高的血压以及要防治高血压引起的损害

高血压的时候,身体里的交感神经系统会过度兴奋,血管紧张素系统也过度激活,人会紧张焦虑,血管的紧张度也会增高、收缩增强,心跳会加快、加重。长此的后果,就是血管内膜会损伤,血管壁会增厚硬化、钙化,长斑块、狭窄,还有可能长动脉瘤。心跳加快、加重(收缩力强),再加上神经内分泌的激素,就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生各种心律失常,房颤多见。肾脏在高血压作用下,会缺血、损伤,会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后就是尿毒症,医学上叫做“终末期肾病”。在我国,高血压引起脑卒中最多,和心肌梗死的比例是5~8比1,所以,脑卒中是高血压最主要的风险

在这当中,还会有其他的代谢紊乱,比如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等。有了这些危险因素的加持,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得就更快、更严重,血压也越高、越不好控制,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肾衰竭或者是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的风险就更大。

最后,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到了终末期,就是脏器衰竭、死亡了。

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可以明显减少或者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疾病的进展就会延缓,重症高血压也会减少。不同的研究发现,血压每降低10/5mmHg,脑卒中的风险可以降低30%~40%,缺血性心脏病可以降低20%左右,心血管死亡也会明显降低

因此,高血压需要降压治疗,血压降低就能获益,“降压才是硬道理”。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17/57093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