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糖里的“甜蜜”

  • 2022-02-15 20:00:09    医药卫生报
  • 陈更
  • 健康

原标题:芝麻糖里的“甜蜜”

2月13日上午,武陟县大封镇南湖村苗趁家。

“十五十六吃根芝麻糖,一年更比一年强!”晒着暖洋洋的太阳,望着新安装的门窗,苗趁笑得合不拢嘴,“天然气马上就要开通了,儿子工作稳定也谈女朋友了,生活真是越来越来呀!”

“老嫂,在想啥哩?”县卫生健康委驻南湖村第一书记李麦富和该村村医马平笑着走进院子里,“元宵节到了,这是给您带的芝麻糖,顺便来给您检查一下身体!”

今年63岁的苗趁是大封镇南湖村的一个肢体残疾人。二十多年前,丈夫因病撒手而去,她和年仅三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凭靠着“一个小板凳”艰难生活着。2016年,苗趁家庭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卫生健康委驻村第一书记即与其“结亲”。“这几年,不论是先前的田(中营)书记,还是现在的李(麦富)书记,对俺家的事都非常上心。平整院里的路面,修建新潮的厕所,安装时尚的空调,送穿的,送吃的,打扫卫生,提水送药,隔三差五和村医来检查身体,还帮俺孩子安排工作。2020年,俺家脱贫了,但是书记说脱贫之后帮扶责任不减!”

2020年3月,在县集中隔离点工作60多天的李麦富刚刚返回县卫生健康委上班,就被选派到大封镇南湖村接任第一书记。

“驻村帮扶,就是要和群众吃住在一起,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协调解决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就是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基层干部想干在一起,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让乡风更文明、乡亲更富裕、乡村更美丽!”李麦富深有感触的说。驻村后,他走东家串西家,摸家底,聊家常,村情民情写了满满3大本;和村干部村医畅心交谈,议乡村规划,说健康扶贫,件件都是群众关切的事。村小学院里地势低,雨天孩子们上下学要靠父母背;李麦富和村党支部书记任雷胜奔市县跑乡镇募集资金修整校园,带头捐出自己一万元的“专项经费”,走在平整的水泥路、玩在宽敞的操场上,孩子们笑了!面对凶残恶毒的变异新冠疫魔,他白天和五老人员、乡村医生逐户排查返乡人员行动轨迹,指导医学临床观察、心理疏导和健康宣传,做返乡居家健康检测人员的生活生产所需“代办员”,指导群众对所住地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消杀;晚上,带领村组干部、乡村医生到村疫情防控卡点值守,耐心、认真做好出入人员的信息登记、体温检测、扫码验码、政策讲解等工作。充分利用卫生健康资源,依托大封镇医疗“四级联动”模式,每周组织镇、村健康志愿者深入建档立卡困难户开展健康服务,为因病致贫患者定制医疗方案,协助办理各类救助申请;依托村小学成立“健康夜校”,邀请县级专家、乡村医生宣讲健康知识,将健康理念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有机融合,年举办健康科普宣传6场次,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人居环境卫生保洁和移风易俗教育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群众的文明、健康意识。

“俺这房子漂亮吧?”每逢邻居或亲戚来家里做客,村民王百战最先“炫耀”的就是年前新盖的住房,“大多数钱都是李麦富书记帮俺筹集的,图纸设计、建设监工、门窗安装都是他跑前跑后认真把关的”。因为家庭变故,王百战曾经一度陷入低迷的“泥潭”难以自拔,仅靠地里微薄的收入和女儿生活,四处漏光的房屋、阴暗潮湿的墙壁、东拉西扯的电线让人感到心酸。李麦富一次次到家中走访,送日常生活用品,谈美好幸福生活,使王百战打开了心结,树立了脱贫致富的信心。现在,王百战承包了30亩耕地,种上了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年收入可达6万余元;家里也按上了网线,读初中三年级的女儿假期可以轻轻松松听网课。“这次疫情防控,俺第一个报名参加卡点值守,党让咱腰包鼓起来了,咱也得为政府做点贡献!”

“甜!真甜!”嘴里嚼着芝麻糖,苗趁的眉头更加舒展,“有党的好政策,有党的好干部,俺的生活肯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王正勋 侯林峰 任永立 成睿)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2-15/570625.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