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老来瘦?并不是这样,这些病都是太瘦导致的

  • 2022-01-07 20:00:07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在中国人的健康观念中有这样一种习惯性的说法,“千金难买老来瘦”,意思是说到了老年,如果不胖,或者是比较瘦,那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老年人肥胖的坏处

由于年老后活动量的减少,很容易发生肥胖问题。而众所周知,很多慢性疾病,包括代谢类疾病比如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这些疾病的发病风险都与肥胖密切相关。

正因为这些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同时也因为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升,才会让许多人觉得胖百害而无一利,而对于上述疾病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就更是如此了,所以才会有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但是,老年人的瘦,也并不一定是好事。

老年人瘦的坏处

首先,就生命的过程而言,人老了自然会伴有体重下降,如果不是因为罹患一些疾病导致,就是正常的衰老表现而已;其次,老年人消化机能、基础代谢进一步下降,都会导致体重的下降。

而从BMI的角度说,老年人过瘦很可能伴随营养不良,甚至会导致体力的下降,而心脑血管疾病等一些慢性病,除了与肥胖有关,还与运动减少有关。

体重的下降,在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肌肉的流失,这会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个就是“肌少症”,这是一组以肌肉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其一,这就会导致肢体力量的减退,影响身体的平衡能力,从而增加跌倒、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加之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骨质疏松,就很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其二,肌少症往往和脂肪过多伴随,也会增加一些代谢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过瘦,或者说伴随营养不良,人体皮脂腺的分泌就会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就会发生困扰很多老年人的顽固的皮肤瘙痒症。所以说,老年人胖了自然不好,而瘦了也并不像人们所说的“千金难买”。

老年人偏胖,好一些

另外,很多大型的研究数据显示,老年人疾病的死亡率与体重的关系呈U型曲线分布,意思就是说,体重过重和过轻,都会增加老年人疾病的死亡率。如果用BMI来评价的话,老年人合适的BMI并不像年轻人(23-25),而是要相应增加到27-30。这与我们很多人的“肥胖百害而无一利”的认知是矛盾的,虽然说现在国际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体而言,老年人偏胖一点是好一些的,从降低疾病死亡率和疾病预防的角度总体来看,对于其体重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并不是越瘦越好。

在临床上其实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是一个严重创伤的人,比如车祸伤,或者是严重心衰,又或者是需要住进ICU的种种重病,胖人能挺过来的几率要大于瘦人。这是因为以上的疾病状态,对人体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像那样病一场,都要掉个30斤肉不止。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中庸之道,放在老年人的体重上,亦是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cnzhilian.com/jiankang/2022-01-07/56527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