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食”减肥,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专家这样说

  • 2021-11-26 09:59:56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小美最近听朋友说现在流行“轻食”的饮食方式,既健康又能减肥。她也跟风吃了半个月,不仅没有觉得自己身体变得轻盈,反而感觉飘飘忽忽,浑身没有力气,嘴巴里面也没有味道。坚持了半个月就在朋友的烤肉之约中放弃了,回到了烧烤、火锅的干饭人团体中!

近年来,“轻食”这个名词在网络上出现的频度非常高,现实中也越来越受大众欢迎。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大大小小主打轻食概念的餐厅也犹如雨后春笋般地多了起来,并逐渐向二三线城市发展[1]。轻食的“轻”字,与超重的“重”对立,首先就吸引了减肥群体的眼球,人们都希望拥有轻盈好身材,清爽不油腻,同时轻食让人们摈弃了浓重的烟火气,忘记了做饭做菜的繁琐,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随意。

据调查,目前轻食的受众大多数为年轻人,他们高度关注饮食健康,或者热衷于减肥瘦身,视轻食为新时代饮食潮流的引领者。但有赞成就有反对,有人说轻食不一定健康,是商家们用来收割当代年轻人的智商税,有些则像小美那样,坚持吃一段时间就放弃了。那么,到底什么是轻食?轻食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如何吃轻食才健康又安全?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什么是轻食?

轻食一词最初是从欧洲兴起并传入我国的,其最初是指制作简单、原汁原味的食物,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了低卡路里、低盐、低脂肪、高纤维和健康饮食的代名词,广义上说,轻食并非单指某种或某一类食物,我们的稀饭、包子、春卷等都可以算轻食[2]。

如今,轻食演变成一种饮食观念,指低卡路里、低脂肪、高纤维、制作简单、原汁原味、健康营养的食物。但是很多人以为轻食就是素食,其实并不如此,虽然素食占据轻食的食材中很大的比例,但是轻食除了素食之外,还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和鱼类、海鲜等。

轻食讲究原汁原味的烹饪方式,多是通过凉拌、水煮、蒸烤等方式来制作食材,相对而言是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和我国大部分家庭重油盐、大鱼大肉的饮食方式相比,轻食是一股清流,能大大降低我们摄入油脂、盐的比重,有益心脑血管健康和控制体重。如果是适合自己的饮食,并且结合运动,长期采取轻食的方式确实可以达到健康减脂的效果。

轻食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对于轻食,我们不能过分迷信,也不能全盘否定。大家都知道,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我国许多家庭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口味、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比比皆是,换来的结果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所以从目前轻食的概念去看的话,它的确是值得提倡的。

但是,许多人仍然对轻食并不十分了解,有人以为轻食就是全素食,有人认为沙拉配蔬菜就是轻食,还有人认为轻食口感极差,难以下咽,因而反对轻食。但这些其实都是错误的观点,也正是对于轻食的这种以偏概全的理解,所以才会被商家打着轻食的旗号收割智商税。

轻食可以吃肉,沙拉酱配蔬菜也可能成为高能量食物,轻食也可以做得口感极佳。轻食就是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讲究科学搭配,这样才能吃得健康。比如一日三餐中,可以选择中餐或晚餐吃轻食,开始可以间隔几天吃一次,渐渐让身体适应轻食,同时动态观察,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应,可以降低轻食的频次,甚至改变轻食种类。所以,轻食并不是智商税,只有真正了解了轻食,才能吃好轻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注意轻食的风险

虽然轻食主打健康饮食,但同样是有风险的,一不小心也可能会带来不健康。首先轻食为了保证食物的纤维,将食物简单加工,对于一些未经加热直接食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生鱼片等,要注意致病菌污染的可能,它们可能会导致急性胃肠炎。如果是凉拌菜,可能添加一些陈醋和大蒜,能够起到一定的抑菌杀菌的作用[2]。

另外,夏天的话这些蔬菜水果也不能放置过久,以免滋生细菌。其次,轻食要注意配料的搭配,例如吃蔬菜水果沙拉,要注意沙拉酱、千岛酱等配料的用量,因为它们看似用量小,但热量却较大,一杯约20g的沙拉酱,就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热量了。再者,更要注意营养搭配,以免长期食用造成营养不良,虽然轻食能限制能量摄入,但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可能含量不足[3]。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020年12月,我国营养学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在对全国6207人进行的轻食行为知信行调查问卷中,有94.9%的人至少每周消费一次轻食。可见轻食市场前景的广阔,但大家同样要全面了解轻食,并学习如何轻食,这样才能不让轻食成为智商税。

参考文献

[1]. 陆镱文,廖圆圆,李佳欣,等.健康食品消费调查研究――以广西地区轻食馆为例[J].中国市场,2020,10:124-126.

[2]. 范志红. 轻食:是营销概念还是健康理念[J]. 健康, 2019, 000(009):48-51.

[3]. 房玲玲, 李小燕, 徐斌斌,等. 轻断食与低能量均衡饮食对减重效果及代谢的影响比较[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9, 027(005):309-314.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6/558042.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