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为何能在短期内控制?国家卫健委回应

  • 2021-11-20 18: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本轮本土疫情波及的省份中,有8个省份连续14天以上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额济纳、黑河、大连等边境口岸城市疫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多个省份在一个潜伏期左右控制住疫情,全国本轮疫情整体上进入扫尾阶段。

━━━━━

借鉴多地疫情处置经验,

抓早抓小、快速控制疫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疫情虽然涉及面广,病毒传播速度快,但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在疫情防控方面,国家卫健委借鉴多地疫情处置经验,在抓早抓小、快速控制疫情等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

一是强化了疫情监测和信息报告,实行“逢阳必报、逢阳即报、接报即查”,为疫情早发现和早处置赢得时间;

二是采取了更为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有效发挥流调溯源专班和区域协查专班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国家流调专家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会同省市协同作战,抓住24小时黄金时间,迅速判定、排查和管控密切接触者、次密接接触者和其他风险人员范围,有效防范疫情外溢扩散;

三是深入细致开展疫情溯源和传播链调查分析工作,及时发现疫情输入源头和病例的感染来源,对潜在感染者进行迅速排查和管控,切断病毒传播链条。

四是强化“外防输入”各项措施,系统排查陆地、港口和航空口岸的风险隐患,及时完善与疫情流行严重国家接壤的陆地口岸防控举措,降低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五是及时、主动、全面发布疫情相关信息,发挥群防群控的优势,引导广大群众加强防护意识,提高有风险场所活动史和有可疑症状人员的主动就诊、主动检测和主动报备意识,有效降低疫情隐匿传播的风险。

此外,这次疫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得益于我国较高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截至11月19日,我国疫苗接种已覆盖12.25亿人,完成全程接种的10.76亿人,人群覆盖率分别达到了86.9%和76.3%,加强免疫接种6573万人,为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防止重症的发生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

本轮疫情1523例感染者中614例已治愈出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坚持现行有效治疗方法的同时,国家卫健委也高度关注新药研发工作,在临床救治工作中,对于病情进展较快等具有相应用药指征的患者选择临床预期较好、安全性有保证的药物(如中和抗体)积极推动药物紧急使用,既为患者救治助力,也为推动相关药物尽快上市使用积累更多资料,期待相关药物能尽快获得批准上市。

截至11月19日24时,本轮疫情1523例感染者中,614例已治愈出院。

━━━━━

大连疫情总体趋于平稳,

但局部地区仍存社区传播风险

吴良有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全国疫情整体呈现向好态势,多省疫情均已得到控制,除辽宁省大连市以外,其他省份近日仅个别地方有零星病例报告,病例主要来自集中隔离点和风险管控区域,疫情已进入扫尾阶段。

大连疫情总体趋于平稳,病例数明显减少,风险持续下降,但局部地区仍存在社区传播风险,需警惕疫情反复。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发展形势,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突发疫情处置工作。

━━━━━

外防输入压力增大,

加大口岸防控能力建设

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球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连续5周反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要继续巩固、落实现有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地区防控能力建设,守好外防输入第一道防线,落实“四早”要求,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

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2290.8万剂次

米锋表示,截至11月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2290.8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07630.8万人。

━━━━━

教育部:

针对封控区域内的师生要重点做好物资保障及人文关怀工作

教育部防控办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封控区域内的师生要重点做好物资保障及人文关怀工作。

物资保障上:

一是涉疫学校要及时抽调专门力量组建管理团队和服务保障专班,确保校园供餐、供水、供电、供暖等正常运行,加强管理服务保障能力。

二是积极协调涉疫情地方落实属地主体责任,主动加大资源调配力度,加大防疫物资储备和配发,提前备足学校内外隔离场所,切实保障师生员工隔离条件。

三是加大对生活所需物资调配,全力保证就餐,丰富师生饭菜种类,满足师生基本生活需求。

人文关怀上:

一是重点做好确诊病例学生及其家长的关心纾困工作,做好家校沟通,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家长放心、让同学们安心。

二是组织涉疫学校教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教育,加大对特殊群体关注的力度,充实并丰富封控区域内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是组织涉疫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师24小时值班,通过微信群、QQ等方式加强与学生沟通,消除学生焦虑恐慌心理,做好人文关怀。

四是依靠公益心理援助平台全天候、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心理援助服务,保障受疫情影响较大和重点关注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

━━━━━

市场监管总局:

严密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监管司副司长刘洪彬表示,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人物同防”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密防范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经不断探索完善,已逐步形成一整套进口冷链食品风险管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严格规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二是及时有效开展涉疫食品排查。

三是推动构建和应用的覆盖全国的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

四是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监管能力和实效。

从前期工作看,日前对进口冷链食品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重点是加大落实工作力度,督促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严而又严、实而又实地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疫情“物防”工作,切实提高进口冷链食品市场监管和涉疫食品排查管控工作执行力和精准度,全力守住严防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的市场监管防线。

━━━━━

国家卫健委:

高质量完成划定区域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

郭燕红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划定区域范围内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对于落实“四早”要求,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的目标,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制定并印发了《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二版)》,部署各地进行落实,重点是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切实落实“四方责任”。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不是专业技术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当地党委政府具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需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实现多方联动。

二是摸清目标人群底数。判断是否“不漏一人”的前提是底数要清。

三是合理划片科学布点。为方便群众就近采样,核酸采样点的布局要综合人口数量、地缘交通、核酸检测机构分布等情况,科学合理规划。

四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在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信息化技术支撑显得尤为重要。

━━━━━

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主动报告健康状况,

接受、配合集中或者居家观察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在发布会上表示,疫情之初,国家卫健委就强调要落实“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均应严格落实属于自己的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切实履行部门责任,落实部门联动机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应当服从属地管理,落实单位责任,加强对本单位居家健康监测人员的管理,督促其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的规定。

个人要按照有关规定主动报告健康状况,接受、配合集中或者居家观察。在此也要呼吁人人自律,切实承担起疫情防控的个人责任。既是对自己、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公民个人有责任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

━━━━━

发生疫情后,

力争24小时内基本搞清疫情传播链条

吴良有介绍,为进一步发挥流行病学调查在疫情应对处置中的关键作用,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疾控局,从中国疾控中心和各地疾控机构遴选了300多名在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分析、实验室检测等领域专业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建了国家流调专家队,建立了分片区对口包干的工作机制。

一旦发生疫情,由国家发出指令,按照“就近支援、从速到位”的原则,疫情发生地所在片区的对口包干国家流调专家队立即集结,以最快时间到达现场,与省市力量协同作战,力争在24小时内基本搞清疫情传播链条。同时,国家流调专家队执行梯次备勤制度,按月轮流备勤,尽量确保跨区域应急调派时,本区域仍保留一支专家队驻守地方。

吴良有表示,为了加强国家流调专家队建设和管理,提高流调准确性、及时性,国家卫健委制定了《国家流调专家队建设和应急调派工作方案》,明确专家队的构成、应急调派机制、现场工作机制和相关保障措施等。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国家流调专家队平时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保持应急准备状态,采用理论培训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轮训工作。特别是加强与对口包干片区的流调队伍的交流、衔接,及时了解该地区疫情防控的情况,始终保持国家流调专家队的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密切关注各地疫情发展形势,国家流调专家队将随时待命,一旦有地方报告疫情,将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支援疫情发生地迅速开展流调溯源、风险排查、疫情研判工作,提高疫情处置的科学、精准水平,力争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来控制住疫情传播。

━━━━━

教育部:

学校所有后勤员工要严格注射新冠疫苗 完成全程接种

大连庄河大学城的聚集性疫情流调显示,一些食堂工作人员被感染,学校如何加强后勤保障人员管理?会上,教育部防控办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这次大连的疫情和学校后勤工作人员有直接关系,学校后勤人员和外部联系比较多,跟人、物联系比较多,所以涉疫风险比较高;校内食堂工作人员和所有师生员工的密切接触机会多,一旦染疫,传播范围非常广,从疫情防控角度来讲,防疫难度比较大。学校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严格落实疫苗接种。所有后勤工作人员,特别是和师生接触比较频繁、比较密切的后勤工作人员要严格注射疫苗,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同时工作时间要佩戴外科等级的口罩;工作服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杀。

第二,定期核酸检测。目前全国23个省(区、市)教育系统落实了定期、不定期,部分或全员核酸检测,对于后勤工作人员更需要做定期核酸检测。

第三,严格做好后勤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每学期要做一次健康体检,同时要及时观察和发现身体不适,要及时报告、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第四,加强校园环境整治。既包括校园卫生环境整治也包括后勤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的整治。

第五,加强人文关怀。学校要关心和关爱后勤工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让后勤工作人员得到人文关爱的同时,全力做好学校教职员工的后勤保障工作。

编辑 杨利 孙琳智 来源 央视新闻

班编辑 古丽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20/55682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