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丨面对“沉默的杀手”,患者怎样安全过冬?

  • 2021-11-17 16:00:01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资料图片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一旦有显著症状就医时,往往已经是中、重度时期,因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约1亿人,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过27%。我国慢阻肺年死亡近100万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已成为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

11月17日是世界慢阻肺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孙永昌教授提醒,慢阻肺容易在冬季发病或反复发作,患者要坚持长期规范化治疗。

“秋冬季节是慢阻肺的高发季节,患者发病后往往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胸闷、食欲减退等症状。”孙永昌表示,若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持续存在,经由细菌、病毒、空气污染、冷空气刺激、心血管以及其他相关合并症等因素刺激,就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急剧恶化,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

我国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发生频繁,不仅易增加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风险,加速疾病进展,造成肺功能的不可逆损伤,还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研究显示,每次中度急性加重后患者的肺功能都难以完全恢复,甚至部分患者的肺功能在急性加重8周后仍然处于受损状态。

“加强早筛、早诊、早治对急性加重患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未来亟需着力提升我国慢阻肺患者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认知及自我管理水平,树立早诊早治意识,日常也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戒烟,减少危险因素等方式预防急性加重发生。”孙永昌表示。

北京疾控中心曾发布提示,许多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可通过避免吸烟或尽早戒烟来预防。如果已患有慢阻肺,并且继续吸烟,肺将变得更糟,也是致命的。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校对 陈荻雁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7/556103.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