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和特效药都有了,我们可以停止“清零”了吗?

  • 2021-11-12 08:00:02    腾讯健康
  • 陈更
  • 健康

最新一轮的新冠疫情,已经波及中国20个省市,累计感染者已经突破千人。

隔离,筛查,核酸检测,出行限制,为清零病毒而采取的各种管控措施,成了很多中国百姓生活的日常,不仅对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也给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面对各种防疫措施,很多人逐渐变得焦躁和不耐烦。

恰在此时,国外传来了重磅好消息,美国默克公司和辉瑞公司的口服抗新冠药物,相续通过三期临床试验。

2021年10月1日,从美国默克公司传来喜讯,他们开发的口服抗新冠药物“莫努匹拉韦”疗效极佳,可降低一半轻、中症住院率和死亡率。消息传出后,默克公司股价应声大涨。

该药的疗效好到了什么程度呢?

数据显示,在出现症状后3天内服用Paxlovid的389名新冠患者中,住院概率只有0.8%,无人死亡,而服用安慰剂的385人中,住院概率7%,死亡概率1.8%。出现症状5天内服用的患者中,住院概率也仅1%,安慰剂组别则为6.7%,包括10人死亡。

辉瑞这款药物结果一公布,一月前刚涨上去的默克公司股票应声下跌。

至此,人类战胜新冠所需的两大武器:高效的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都已经齐备。

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肆虐2年,中国也苦苦坚守了2年时间。中国的清零政策,保护了无数人的生命健康,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最近,很多人都在呼吁:既然疫苗和特效药都有了,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严防死守了?我们是不是不需要那么辛苦的坚持清零了?

很遗憾,在阿宝看来,我们恐怕还得再坚守一段时间。

关于新冠疫情防控问题,很多人在讨论的时候,都搞不清楚“有科学的方案”和“该方案有立即实施可行性”的区别。

要说方案,在过去的2年里,人类对新冠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性进展。如果单纯从医学角度,人类确实已经有了比较可靠的解决方案。

先通过广泛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大大降低感染率和重症率;再通过口服特效药物,大大降低感染者的住院率和重症率死亡率;确保医疗体系不被冲跨,将该病对人群生命健康威胁降低到接近流感水平。在此基础上,和病毒共存,将新冠视为一种普通的呼吸道疾病对待。

这方案不难想出来,而且合情合理,没什么不对。

但问题是,这个合情合理的方案,短期内是不是具有现实可行性?

首先说:广泛的高效疫苗接种,短期内能不能实现?

目前,中国使用的主要是国产灭活疫苗,其保护效力低于欧美的mRNA疫苗。

我知道:说出上面这句话,肯定会被很多爱国志士唾骂,但这是无法否认的科学事实。

但是,在短期内,中国没有可能获得足够的mRNA疫苗。

我们不妨看看日本。

今年7月,奥运会在东京开幕,因为此时日本疫情严重,比赛被迫空场进行,禁止观众进场观看,主办方损失惨重。

如果日本能够在奥运会前完成全民疫苗接种,他们肯定会选择将比赛场馆卖票开放。但是日本做不到,尽管辉瑞疫苗2020年年底就获批了,但奥运会之前日本未能获得足够疫苗进行全民接种。

mRNA疫苗的产能,基本都被欧美锁定。欧美不打完,别人是没机会拿到足够疫苗的,日本也不行。

日本是发达国家,美国铁杆盟友,人口只有中国十分之一。直到最近几天,才完成七成以上国民的第二针疫苗注射,逐渐取消和放宽各种管控措施。

很多人一直质问为什么中国不给大家接种保护力更高的mRNA疫苗。他们忘了:中国有14亿人,中国人口超过美国欧美日本总和还多。

在疫苗产能完全被欧美发达国家锁定的情况下,中国短期内怎么可能有机会获得二十几亿只疫苗?

啥叫好疫苗?你能获得的,能打到你身体里保护你的,才是好疫苗。

无法获得的,再好也只是个大饼而已。

以中国人口,中国经济水平,中国和美国关系,如果中国要靠进口疫苗实现群体免疫,短期内根本没有可能性。

所以中国只能自力更生,使用自己的国产灭活疫苗。国产疫苗保护率比mRNA疫苗差一些,但这是我们可以获得的最好疫苗。

本来,保护率差一些,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疫苗接种率来部分弥补。但遗憾的是,自从7月份以来,中国疫苗接种速度骤然减慢,接种率并不能令人满意。

疫苗接种达到一定比例,就肯定会遭遇反疫苗势力制造的接种瓶颈,中国也不例外。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虽然中国比日本更早就进行了大规模疫苗接种,但目前中国的疫苗接种率和日本差不多。

截止到11月8日,日本国民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比例,已经接近74%。

而中国,根据媒体报道,截止到11月6日,中国完成全程接种人数为10亿7245.4万人。按照14亿人口计算,中国现在的全程接种率只有76.4%,与日本相差无几。

除了总体接种比例之外,中国老年群体的接种情况更是令人心忧。

在新冠疫情中,最危险的就是老年人,年龄越大,感染风险越大,感染后死亡风险越高。

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老年人都是新冠疫苗最优先接种的群体,除中国之外。

中国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有多糟糕呢?我们看看疫苗接种情况最好的首都北京的数据:截止到10月28日,北京70―79岁人群完成两剂全程接种的仅有60.3%,80岁以上仅有23.4%。

北京的数据尚且如此惨不忍睹,那全国数据就不堪问了。

我再强调一遍:老年人是疫情中最危险的群体,是最需要疫苗保护的群体。

但偏偏,现在这个群体的疫苗接种率最低。如果在这么低的老年人接种率下放弃清零,中国的医疗体系很可能会被压垮,后果不堪设想。

那么,为什么本该优先接种的老年群体接种率如此之低呢?这很大程度上就要归功于中国多年来始终未能遏制的医闹之风了。

老年人基础疾病多,身体条件差,发生偶合意外乃至偶合死亡的风险相当大。一旦出现偶合疾病和偶合死亡,那接种部门遭遇“疫苗闹”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事实上,现在网络上和现实中,各种疫苗闹已经蔚然成风。中国多年来纵容医闹的恶果,现在成为中国战胜新冠的一大障碍。

为了避免麻烦,从上到下对老年人的疫苗接种指征把握的无比严苛,谁也不肯背黑锅,哪怕老年人血压稍微高一点都不给接种疫苗。

本来老人接种就不积极,再加上这样严苛到绝大多数老年人都难以满足的接种指征,中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自然也就惨不忍睹。

这个问题一日不解决,中国就一日无法放弃清零。

说完了疫苗,再说说药物。

目前,辉瑞公司开发出的新冠特效药物,数据非常喜人。而且,还有很多其他药物也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有效药物被开发出来。

但是,从开发成功,到可以普遍获得,尤其是让所有中国人民都可以随时获得,那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冠防疫政策要做大的调整,需要的不是开发出疫苗和药物那么简单。

要进行重大政策调整,需要足够的可获得的高效疫苗,需要足够的接种率尤其老年人接种率,需要能随时获得的廉价特效药物。

药物被开发出来,和该药物可以随时获得之间,差之千里。

尽快战胜疫情,尽快开放社会,尽快恢复经济活力,这是所有人的愿望和目标。

但是,在这之前,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再坚持一段时间。

本文地址:http://www.bx9y.com/jiankang/2021-11-12/554968.html

友情提示: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且不构成任何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如果读者发现稿件侵权、失实、错误等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

健康快报
7*24小时快讯
健康图文排名

文章排行榜

  • 周排名
  • 月排名